能源利用效率實現新提升。強化能源、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,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8050萬噸標準煤左右,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率先達峰后穩中有降。能源效率持續提升,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、二氧化碳排放進一步下降,達到國家要求。
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實現新突破。大力推進“減煤、穩氣、少油、強電、增綠”。非應急情況下基本不使用煤炭,天然氣消費量控制在200億立方米左右,汽柴油總量力爭較峰值下降20%,電力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9%,可再生能源消費比重力爭提高4個百分點,達到14.4%以上,外調綠電力爭達到300億千瓦時。
堅強韌性能源體系建設取得新進展。全市供電可靠率達到99.996%,電網高峰負荷削峰能力達到最高用電負荷3%-5%。天然氣應急儲備能力達到14億立方米左右,成品油儲備達到國家要求。
附件:關于印發《北京市“十四五”時期能源發展規劃》的通知
京政辦發〔2022〕15號,規范社會保障卡的使用和管理,維護持卡人的合法權益,推廣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的民生一卡通服務
實現城市副中心框架基本成型;全力推進高端功能集聚;推動通州區與北三縣一體化聯動發展;主動支持雄安新區建設
圍繞服務國家重大戰略,聚焦卡脖子技術攻關和戰略科技力量,分體現北京擔當;聚焦產業新動能培育和全域應用場景構建,體現首都特色
京政辦發〔2022〕15號,規范社會保障卡的使用和管理,維護持卡人的合法權益,推廣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的民生一卡通服務
保障兒童健康權益,提升兒童健康服務水平;適齡兒童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保持在95%以上;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在上一年度基礎上每年降低1個百分點以上
津政發〔2022〕6號,孕產婦死亡率控制在8.5/10萬以下,婦女的宮頸癌和乳腺癌防治意識明顯提高,婦女心理健康素養水平不斷提
三府〔2022〕63號,招商引資單年度營業收入達到366億元以上;累計落戶三亞市的境外世界500強企業達100家;區域發展格局總體優化
瓊工信汽車〔2022〕52號,自車輛注冊登記起一年內核算里程達3萬公里后,按重型,中型,輕型及以下每輛車分別可申領3萬元,2萬元,1萬元的運營服務補貼,
三府規〔2022〕13號,減免房屋租金,給予防疫工作補貼,幫助旅行社渡過難關,支持會展企業穩定經營,繼續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
瓊府〔2022〕18號,加大全民健身場地設施供給,提升全民健身場地設施運營管理水平,廣泛開展全民健身賽事活動,實施賽事活動品牌塑造計劃
藏政辦發〔2022〕3號,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8%以上,形成全民共享的全域科普體系,打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講奉獻的高素質產業工人隊伍
,藏政辦發〔2021〕36號,普通門診統籌年度累計起付標準為300元,年度最高支付限額為3000元,最高支付限額不納入年度住院和門診特殊病種封頂線計算
寧政辦發〔2021〕108號,共設置了糧食儲備,物資儲備,糧食產業經濟,糧食質量提升,糧食應急保障和信息化建設6大類17項具體指標
寧政辦發〔2022〕2號,建立基本養老服務制度,將不低于55%的資金用于養老服務發展,置養老服務相關專業的院校數量不少于10所
寧政辦發〔2022〕7號,加強機構備案監管;加強質量安全監管;加強從業人員監管;加強涉及資金監管;加強運營秩序監管
2022年迎賓機器人企業:優必選、穿山甲、創澤智能、慧聞科技、杭州艾米、廣州卡伊瓦、勇藝達、睿博天米、銳曼智能、康力優藍、云跡科技、南大電子、獵戶星空、瞳步智能
寧政辦發〔2022〕2號,建立基本養老服務制度,將不低于55%的資金用于養老服務發展,置養老服務相關專業的院校數量不少于10所
寧政辦發〔2022〕7號,加強機構備案監管;加強質量安全監管;加強從業人員監管;加強涉及資金監管;加強運營秩序監管
寧政發〔2022〕9號,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急預案包括總體應急預案,專項應急預案,部門應急預案等,鄉鎮人民政府制定本級應急預案
寧政辦發〔2022〕12號,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,全民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務供給格局基本形成,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
寧政辦發〔2022〕18號,強化農村郵政基礎支撐;完善農村寄遞物流基礎設施;整合鄉村末端配送資源;提升農產品冷鏈服務能力
寧政辦規發〔2022〕3號,健全普通門診統籌制度;完善門診慢特病保障政策;改進個人賬戶計入辦法;規范個人賬戶使用范圍
寧政辦發〔2022〕25號,堅決破除區域分割和地方保護等不合理限制;加快健全新型市場準營和退出機制;持續提升投資和建設便利度
內政辦發電〔2022〕4號,對接觸性聚集性服務業企業,個體工商戶免費開展員工定期核酸檢測,對防疫,消殺支出給予補貼支持
甘政辦發〔2022〕43號,2022年8月1日起,嘉峪關市、金昌市、蘭州新區城鎮規劃區范圍內推行新建商品房“交房即交證”改革
甘政辦發〔2022〕46號,符合條件的完整社區托育服務設施達標率在60%以上,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93%,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占比達到55%
晉政發〔2021〕50號,發展綠色低碳循環優質的生態經濟, 建設山清水秀天藍地凈的生態環境,打造生態脆弱區, 資源型經濟省份生態省建設的山西樣板